当前位置:乐哥小说>都市言情>山海异录之苍梧遗梦> 第二章:九黎姥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九黎姥姥(1 / 5)

天圆地方,六合之内,山山,河河,海海。山山连绵,河河交错,海海互融。

天地之大,我并不知晓很多。最熟悉的莫过于九黎山,苍梧地界。每一根草木,每一个枝丫,闭眼成画。

九黎山下苍梧地,苍梧境内洞庭湖。苍梧其实并不大,九黎山也算不得尤其高。九黎山是一片大山,山与山之间,错着骨,连着筋。洞庭湖只是一个小湖泽。听说这湖泽下有暗流,向东直通苦绝海,所以在神火之后的大旱中也没有枯萎。苍梧九黎落在山海以南以东的地界,芝麻绿豆一般大小。如同世外之地,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后建的人国,自成一支。

自我被老太婆捡回来到如今,我已在苍梧九黎山活了两百二十年。在这两百多年中,我见证了合苍族从掰指头点的人数,壮大到如今的苍梧大村,目睹了九黎山从灌木山丘变得树茂林深。两百年间,景色变换,人来人往,临生降世,魂消身灭。

而我,不同于一般凡人,不会老,亦不会死,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小姑娘模样。

洞庭湖本来没什么鱼虾,九黎山也没什么鸟雀兽类。九黎山上最先来的,是一种赤喙灰麻身,白翎花长尾的鸟儿,身长一尺半,鸣声清盈。之后又来了一种鸟儿,虹彩青羽,不俱如是。赤喙巧舌,能学人言。我喜爱非常,养过一只此鸟,取名莫莫。费尽心机,教它学舌。

不过它笨得很,只会灵希灵希的叫唤,其他一概不会。即便是叫我的名字,也只是找我讨要好吃的。我心恼无趣,却又舍不得,只好权衡着供奉,每日分它一些美味。

不过,这鸟是个见色忘友,忘恩负义之辈。一朝春心起,跟着一只白羽黄翎的母鸟跑了,丢下我这个老友独守空闺。我满山寻了它好多年,一根鸟毛也再没见到,估摸是跟着那小白鸟浪迹天涯去了。

唉,十多年的情谊最终也抵不过美色诱惑啊。它是美眷在怀,逍遥快活,却让我心肝愁损,望穿秋水。

苍梧九黎在百年时光中,养得林深深,水汤汤。高木茂林,绿灌蓝茵,飞花藤蔓,错落有致。四时节气不同,景象也不尽相同,但颇有仙境之风。慢慢地,苍梧九黎山成了一块宝地,鸟雀成群,叽叽喳喳,鼠兽聚堆,熙熙攘攘,特别好狩猎。好多年前,苍梧九黎更是抢手,来了好些奇禽异兽,妖、精也多了起来,遍地是,一抓一把。

老太婆说,妖精与神仙魔怪不同。妖炼妖丹,精修精元。炼丹修元不易,修成人身更是不易。期间,需不停寻找灵力丰沛的地界,吸收天地灵气。妖精获得完整人身,操控自如后,才能习得法术。直到丹元内化,修行得道,又才能飞升成仙化神。

不过,路漫漫其修远兮,修行途需坐得水滴石穿,化得十尺寒冰。日复一日,虔诚悟性。情乱坠道。因此还需得守住七情,断绝六欲。

这与小儿习文学术颇为相似。不过小儿学问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可修行途动辄上千上万年。修成妖身百年之期与之一比,简直又算不得什么了。

时间堪磨,许多妖精还未练成形,就因耐不住六欲破戒而修成怪身。还有些得道的妖精神仙因开了杀戒,坠入魔道,成了嗜杀成性的魔头。永不得入神界,为万世唾弃。

但,又有一种说法。神仙之杀,称其为卫道除魔,匡扶正义。妖魔之杀,称其为滥杀无辜,有悖天伦,世实难容。我是不太明白这期间还有些什么法则之说。我只相信,善人善行,恶人嘛,终有尽。卫道一说,我既是不懂,又是不会,与我何干呢。

早前我居于山中,很是招小妖小精的喜爱,整日被缠着。期间我喂养过一些小灵物,也见过不少草木精灵。兽妖嘛,却是比较稀有。有些妖精会使法术,但不怎么好,并不能伤到我。还有些妖精心思坏,老爱偷偷摸摸。曾有一只鼠妖趁夜将村民给我的供奉一并偷去,害得我没了口粮。我漫山遍野找到他,狠狠敲了他几个爆栗。因为年轻,听他一番苦诉,竟轻易饶过了他,没叫他将物什还回来。

我还曾遇见过一只狐妖,女儿身。竖耳白尾,媚眼如丝,却清灵英秀,十分好看。我给她送过水,见过两面,之后她便不见踪影了。

也是奇怪。不知是狩猎太多的缘故,还是村中人厌恶的缘故,好些奇珍异兽渐渐消失了。那些妖精也是销声匿迹,不知是不是躲进了更深更远的地方。本来热闹山林一下子安静下去,我又徒然寂寞起来。

苍梧村不信神魔,不供奉神魔。老太婆还在时,立下了规矩,只要我还存活于世,合苍族人便没有其它信仰。每年年尾一祭祀,村中只祭天地,祀灵希。

我想,这是老太婆怕我不受村中人待见,所以立了不成文的规矩。但族人对祝余祖宗的话十分遵从,从未违背。因着两百二十年的长生不老,村民视我为神女降世。就着祝余祖宗的情分,一年一度村民也给我许多供奉。金玉钱粮,珍玩宝藏,莫不尽是。在村中辈分又极高,所以众人也就尊我一声姥姥,送我称号九黎灵希姥姥。

有好些村中人来找我赐名求福。尤其是老太婆的直亲后代,几乎每个降世的孩子都要我来赐名,对我尊崇得紧。

但,有个人例外。

也是因为这个人的存在,我九黎姥姥这般元老人物,地位竟变得有些不稳了。

正是仲秋过后的时景。秋高气爽,明阳,九黎山一派橙红。九黎山上有种树,蹼叶直干。入秋便化黄接橙,落绛红,叶叶似火。山间纷纷羽叶,胜过仙境,美妙非常。

小魔头家墙边的果子也红彤彤,流着甜蜜。嗯,该是时候让他进贡了。

我顶着艳阳,来到村中的一户门店,只看那牌匾写道苍梧酒舍。门内景色被半截挂起的门帘遮挡起来,上面九转十八弯写了两个大字沽酒。

我掀起门帘,一脚踏进去。混着四面木墙的干烈柴木味儿,一股酒香扑面而来。入门往前,是一架陈酒,往左是几架新酒,往右是各色壶具,对应不同酒品。琳琅满架,应有尽有,目不暇接。这里是我的一块宝地,我与店主也是老交情了。

我走到熟悉的位置,挑下一壶最好的青提酒。走了两步,看到了旁边新上的酒。我凑着鼻子闻了闻,果香甜腻。

“原来是蜜桃啊。”

嘴下一馋,口水都多了许多。转身跟卖酒老儿腻歪起来,眨巴眨巴眼,对他说

“小酒匠,这青提酒还和往日一样记账上,这一壶蜜桃酒可否送我尝尝?回头我让白柎子给你这酒题诗。”

话说,这位酒匠与我这酒鬼颇有渊源。

酒匠家起先并不做酒水买卖,他的父亲是位地地道道的菜农。他父亲爱酒,闲暇时,也亲自做些酒酿。有一日,这菜农受托为我送些吃食,顺手将自己的酒酿也灌了一葫芦送上来。

我见到那葫芦装着些清汤,闻着甜香醉人,前所未见。我不管不顾,饮下几口,片刻就昏昏沉沉,睡了过去。我想,这应是姑姑时常提起的酒水,竟有些合我口味,醉过后还能做些好梦。于是,我在壶上留下印记此酒甚好。

自那以后,隔几日就有人上山来,在石桌上搁下一个葫芦,一送就是十几年。一来二去,我便成了酒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