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屋中对(下)(1 / 5)

贾诩纳闷归纳闷,但是马屁还是要拍的。

所以,在听到吕布这一番见解之后,贾诩也是由衷的赞叹道“将军此举大善。正所谓成大事者不计小利,将军毕竟是在丁建阳帐下出仕的,因此现在和丁建阳保持好关系对于将军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若是因为这点蝇头小利就坏了将军自己的名声,那才是因小失大。”

闻言,吕布也是笑道“文和所言是极,我也是这么想的。虽然这些年来他明里暗里对我多有限制,但终归是我曾经的上官,只要他心里能有些分寸,些许面子我还是要给他的。”

没办法,汉代最重忠孝。

其中,孝自不必说,汉朝以孝治天下,孝之一字乃是大汉的治国之本。

而至于汉人的忠,其实要从两个方面来说,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汉人效忠的对象其实是有两个的。

其一自然是大汉天子。

大汉天子作为大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自然有资格得到所有人的效忠。

只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汉天子更多的只是一个精神象征,而非实际的效忠对象。

因此,除了忠于大汉天子这个大前提之外,绝大多数的人其实都还有一个实际的效忠对象,那就是自己的主公。

这就像历史上早期的袁绍、曹操、陈琳等人,他们虽然是汉臣,但实际上的效忠对象却是大将军何进。

再比如以忠义著称的关羽、张飞等人,他们的实际效忠对象也是刘备而非大汉天子。

历史上的吕布,其实也是向丁原效忠了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背叛丁原投奔董卓之后才会遭到天下人唾骂,因为就算吕布没有认丁原为义父,他也是卖主求荣,而如果有,那更是让人唾弃。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汉朝的官场对于上下级的关系也十分看重。

只要你曾经在某个人手底下做过事,就算你没有认他当主公,但是在汉朝的价值观当中,你们两个人之间依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