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哥小说>历史军事>晚唐浮生> 第五章 天津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天津桥(2 / 5)

南侧的分叉河道曰“皇津渠”,河面上的桥叫做“皇津桥”。

三座桥统称天津桥,但其实是分三段修建的,河中央的沙洲之上还修建了凉亭,供行人休息。

在国朝初年,天津桥是洛阳着名景点之一,有“天津晓月”的说法。大桥两侧,商船泊满了码头。河岸之上,来自各处的商人熙熙攘攘,店铺鳞次栉比,十分繁荣。

如今天津桥是花费大力气重建了,但两岸荒草妻妻,明显不如当年,还处于毁灭后的缓慢苏醒之中。

新天津桥为拱桥,材料为石头、砖瓦、木料。

这座桥其实一年多前就开始设计了,之所以需要这么久,还是邵树德“多事”。

他要求将桥建得很高,桥拱变大,没有现成的样式可供参考,这让长安来的工匠们大伤脑筋。

而且,邵树德特别要求,一定要有“设计方案”,并呈递给他看。

造个桥要设计方案这种事,真的很少见到,至少工匠们闻所未闻。他们不会画图,不会写字,只知道干活,怎么办?

到最后,还是国子监参与了进来。双方一起设计,搞了一份方案出来。

不是邵树德特意为难他们,实在是他想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的规范化、科学化。事先反复考证,确定设计方案。方案定下后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严格按照图纸来。

诚然,这样不是很方便。历来营建之时,都是这里搞搞,那里搞搞,最后凑合而成。甚至连上阳宫这种大工程,高宗朝修建时都没设计方案。长安存档的图籍,还是完工后画的画,既无尺寸大小,也没有用料多寡,合着就是一笔湖涂账。

邵树德在天津桥之事上索要设计方案,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一种规范化的行为方式。这是一种思想,一种规则,他想建立这种规则,想很久了。

去年下半年,设计方案终于正式出炉了。国子监的摩尼法师带着一帮学生,与工匠们通力合作,整了厚厚几摞图纸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国朝重要图籍,一般都是画的比较厚实的纸上。所用作图工具,也不是毛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