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哥小说>历史军事>晚唐浮生> 第六十一章 印刷与油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 印刷与油墨(2 / 5)

字母数量少,制作、找寻容易,而且他们有油墨……

“朕有一法,或可提高印刷效率。”邵树德看了一会后,突然说道。

活字印刷,他曾经提过,工匠们也花费巨大代价制作了一批泥活字、一批铅锡合金活字——后者用了几年时间,花了十多万缗钱,简直离谱,连他都觉得贵,就别提民间了。

往好里说,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各有优劣”,实际上么,目前很少用活字印刷,这钱多半浪费了,算是买个教训吧。

“请陛下赐告。”少府中尚署丞陈兴云说道。

“可否制作一种蜡纸,用铁笔书写文字于上,再用浸透了油墨的推子推着印刷。”邵树德问道。

其实,这也是一种雕版印刷。只不过写字比雕刻快,油推子推着印刷效率也更高。

邵树德上小学时,他有个老师就是用钢笔在蜡纸上写字出卷子,然后自己一个人推着印刷,印完后发给学生们考试。

甚至直到初中一年级时,仍是如此,直到学校买了激光印刷的机器。

“陛下稍待。”陈兴云是进士,能了解现有的印刷工艺就不错了,技术创新是很难的,这事还得找工匠,于是他喊来了奚超、奚廷珪父子。

他们是易州人,制墨匠人,在当地小有名气,被举荐到了朝廷,为少府录用,负责一部分印刷、制墨事务,算是工头了。

“陛下。”父子二人一齐行礼。

邵树德又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奚超想了想后,道:“或可一试。”

邵树德大喜,旋又问道:“有没有办法制作一种油墨?”

“陛下,何为油墨?”奚超奇道:“少府进献上去的墨,本就有松油。”

邵树德想了想后,换了一种说法:“但这种墨,大部分还是水,对不对?墨和油,都溶在水里。”

写了这么多年字,他对墨也有一定研究。

少府进献的墨,固然有松油、桐油、麻油等,但主要是作为连接剂存在的。油烟溶于水中,就根本来说,其实是“水基墨”——中国古代的绘画,一般被称为水墨画,可见一斑。

他现在想要的是一种“油基墨”,即书写的有色体部分(墨),溶于油中,而不是溶于水。

他也说不上为什么要这种,因为小时候老师印刷试卷就是用油墨,水墨多半不行。

而且油墨印刷起来,色彩均匀,对比强烈,还有光泽,比水墨强得不是一星半点。最关键的是,不怕水,与金属活字结合好,印刷效率高。

当然,靠这个是不可能让活字印刷打败雕版印刷的,先不说字形、排版、检索、定稿问题,光成本就很惊人了——清代有商人做金属活字,花了二十多万两银子,血本无归,这成本是中小商人能承担的?

但油墨的用处依然很大,能提高印刷效率,降低成本——无论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印出来的书字迹更清晰,色彩更均匀,尤其是带图案的那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