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哥小说>>半夏花开半夏殇> 第986章 涟漪与磐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6章 涟漪与磐石(2 / 5)

于林,风必摧之。你的经历太特殊,成就又来得太快,总会有人试图用自己熟悉的框架来解构你,要么将你完全归入艺术的象牙塔,要么将你打回商人的原形。你这种‘脚踏两条船’还试图走得稳的,自然会让一些人感到不适。”

她的比喻让高槿之失笑:“脚踏两条船?我倒觉得,我们是在同一条船上,只是这条船需要同时航行在艺术与商业两条河道上,考验的是掌舵人的平衡之术。”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这篇评论,虽然不友善,但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我们选择的这条路,确实触碰到了某些固有的边界。”

“没错,”许兮若走到他身边,“所以,回应与否,如何回应,需要慎重。激烈的反驳只会落入口水战的陷阱,显得我们气急败坏。置之不理,又可能让这种论调悄然蔓延。”

高槿之转身,目光坚定:“我们不直接回应这篇评论。但我们可以通过接下来的行动和创作,来无声地回应这些质疑。”他顿了顿,“MOMA不是计划在展览后期举办一场关于‘当代工艺与精神性’的小型研讨会吗?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更系统地阐述我们的理念,不是辩护,而是建设性的分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许兮若眼中一亮:“好主意。将焦点拉回到艺术本身和更深层的思考上。同时,苏伯父公司的那个东南亚项目,我们也可以更深入地介入,用实践来证明,商业与艺术并非水火不容,甚至可以在特定层面上相互滋养。”

就在两人商讨应对之策时,高槿之接到了父亲苏崇岳的视频电话。父亲显然也关注到了国内的舆论风波。

“文章我看到了,”苏崇岳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贯的沉稳,听不出太多情绪,“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什么想法?”

高槿之将和许兮若商量的思路简要汇报了一下。

苏崇岳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思路是对的。沉住气,用事实说话。不过,槿之,你要明白,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这样的声音就不会是最后一次。艺术圈有艺术圈的规则和偏见,商业圈有商业圈的逻辑和现实。你要做的,不是取悦所有人,而是建立自己的‘信任场’——让真正理解你、支持你的人聚集在你周围,形成足够稳固的根基。”

父亲的话像一块磐石,瞬间稳住了高槿之的心神。“信任场”,这个词精准地概括了他潜意识里正在努力构建的东西。

“我明白,爸。”

“另外,”苏崇岳话锋一转,“东南亚那个基建投资项目的初步资料你应该看过了。那边的情况比预想的更复杂一些。除了明面上的政策、环保问题,还有一些潜藏在下面的地方势力关系和社区历史遗留问题。接下来,你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我让负责该项目的副总裁下周飞纽约,当面跟你详细汇报。你需要尽快建立一个基本的认知框架。”

“好的,爸。我会安排好时间。”

挂断电话,高槿之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但内心却奇异地更加沉静。外界的质疑与父亲交付的责任,如同两面夹击的火焰,反而淬炼出他更清晰的意志。

接下来的日子,节奏更快,仿佛按下了快进键。白天,高槿之和许兮若投入更多时间在MOMA,不仅应对因文章带来的更多关注,也开始精心筹备那场研讨会。高槿之决定以“泥土、火候与时代——在变动中寻找恒定的艺术内核”为题,准备他的发言。他打算从最基础的制陶工艺谈起,探讨在每一次揉捏、每一次煅烧中,如何保持材料的本真,又如何回应时代的气息,将个人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内化为作品的精神密度。许兮若则协助他梳理脉络,打磨讲稿,确保每一个概念的跨文化传递都精准而富有感染力。

与此同时,高槿之也开始密集阅读东南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