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厅的水晶灯晃得人眼晕,傅时英突然把玩笑收了,盯着正转着香槟杯玩的李娜:“哎,说真的,娜娜,大陆和港岛的圈子,不适合你。我看你不如去米国麻省理工学院镀镀金,我给你当担保人,怎么样?”
李娜手一顿,杯脚在掌心转了个圈:“啊?我现在在港岛读着书呢,再跑去米国……会不会像个到处蹭课的?再说我年龄也不小了?”
“不算蹭课,是正式留学”傅时英挑眉笑,“我伯伯54岁才决定从政,现在照样管着一摊子事;我堂哥更绝,38岁把公司扔给副手,自己揣着课本回大学重读大三,你才23岁,是非常年轻的,正是往脑子里塞知识的好时候!”
他往前凑了凑,声音压低却带笑:“麻省理工的生物实验室很适合你,我认识那边的主任,打个招呼就能把你塞进去。到时候你见了那些真家伙,保准觉得以前琢磨不透的那些,跟过家家似的。”
李娜被他逗笑,鼻尖皱了皱:“我嘴笨,说不出啥好听的。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也很想去,那我就去啦!嘿嘿!”
“这才对嘛。”傅时英拍了下手,笑得爽朗,“等你学成本事回来,咱们实验室那群博士,怕是得捧着咖啡排队请教你这位‘李博士’。”
两人说笑的功夫,不远处的罗兴宇指尖把酒杯捏得泛白。他看着李娜仰头笑时眼里的光,像碎在酒里的星星,再看看傅时英那副熟稔的样子,眉峰几不可察地跳了下,快得像被风吹过的烛火,转瞬又挂上温和的笑,只是眼底那点复杂,藏不住。
旁边的米雪儿轻轻抿了口酒,轻声道:“李小姐是真厉害,年纪轻轻就创造出非凡的专利,换了我,对着那些瓶瓶罐罐肯定头大。”
罗兴宇立刻接话,语气里带着真心的捧场:“你也不差啊,往镜头前一站,多少人眼睛都看直了。”这话是掏心窝子的,只是说完心里有点发涩——米雪儿不光是星光熠熠的大明星,家里的门槛比他罗家还高半截,他哪敢怠慢。
而另一边的生物实验室里,离心机转得正欢,首席研究员抓着头发,对着报告叹气:“邪门了!东方茶饮那提取物,10微克的时候还能摁住星星点点的癌细胞,加到100微克,反倒跟没加似的,这叫什么事啊!”
李红英翻着厚厚的记录,指尖敲着桌面:“低剂量天天喂,老鼠身上的肿瘤能小2‰;一次给太多,就拉两天肚子,啥用没有。跟装了开关似的,多一点就罢工。”
“拆开试了,”研究员摇摇头,一脸无奈,“每种东西单看,都是少了有用,多了添乱。李娜那配方比例,跟算好的一样,差一丁点儿都不行。”
李红英揉着太阳穴,忽然想起李娜当初那句“真能治病我还卖茶啊”,那会儿只当是玩笑,现在才咂摸出点意思。她把报告一合,哼了声:“接着试!从0.01到50微克,每隔00:02就来一组,我就不信找不着那个坎儿!”
李娜站在麻省理工宿舍楼下,仍觉像梦——三天前刚应下深造,傅时英的助理就送来了全套手续。宿舍朝南的落地窗对着草坪,书桌上新实验记录本的扉页,系主任用钢笔写着“欢迎李娜”,字迹利落。
第一堂生物化学课,教授刚写下课题,后排卷头发男生就举手:“您发表的茶氨酸转运蛋白模型,或许该加pH值动态变量?”教授眼睛一亮:“说说你的参数设定?”整堂课像场辩论,只论逻辑不论时长。
下课时,男生走过来:“我是本,你提到的冷萃对茶多酚稳定性的影响很有意思,做过相关实验?”
李娜笑答:“试过不同温度的萃取方案。”
“太棒了!”本拽着她往实验室走,“我们在研究植物多酚低温提取,你觉得超临界CO?和高压均质,哪个更能保留活性?”
走廊里,学生们抱着文献或草稿纸,撞到人常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