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哥小说>历史军事>唐残> 第857章 战城南,死郭北(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7章 战城南,死郭北(下)(2 / 5)

无奈之下失去了大多数部下和乡里家业的张训,也只能仗着武艺高超而杀出重围,仅以只身仓皇出逃;最终他在南下遇到了正在庐州起兵的杨行慜,这才开始了以亲兵之身从军征战各方的一番际遇和生涯。

因而,在庐州站稳脚跟并且接受了淮南节衙的收编和追认之后,他也“仇不隔夜”的马上带着一众部下潜回滁州去;一鼓作气连夜袭击和屠戮了那几家昔日的仇家,连带十几户可能有出卖过自己嫌疑的人家,也满门老幼妇孺不得其免;

最后足足三百多颗人头被堆在了清流城南门外示众,而成为当地轰动一时的泼天血案。而专吃仇敌血肉而令其不得超生的“大口张”之名,也开始再度响彻在滁州境内;而由此淮南南部各州争相来投的豪杰游侠、盐枭私贩、亡命之徒,更是形同一时盛况。

他也因此拥有了一支乡土子弟为班底的人马——黄头都,效法昔日朝廷干城和北地劲旅的忠武镇(陈许节度使)和西川黄头军的典故,而跻身为庐州军中仅次于核心部队的中坚序列之一。

而作为淮南委任的滁州刺史赵锽甚至无力追究,反而派人通款和示好,希望他念在乡梓情义上,不要为这些许狼心狗肺的背德之辈,破坏了各地联防共抗贼势的大好局面与全盘大局。因此,他的名声和威望在家乡清流等地不但没有锐减反而愈加隆重了。

这也是他此番乘着贼阵后方爆发时疫的机会,应名潜还乡里以为策应和鼓动起那些忠义之士的凭据和底气之一。毕竟按照他的过往经验教训,在这种人罹难据的天灾之下,就算是以太平贼速来的强横之势,也难以讨得好去。

反倒是因为灾荒的横行,会给那些本来就满于外来者高压统治和倒行逆施手段的人等,会很容煽动起各种归罪于外来者声势和舆情来。而自己这个熟悉乡土又孚有众望的故土之人,只要能够站出来举起义旗,自然就给了群龙无首的他们一个争相景从的由头和方向引领,还怕不能掀起一番声势来么了。?

然而像是却给了他当头一棒,那个他曾经熟悉的故里和家园,仅仅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已经变得物是人非了。那些曾经对着都率倒笈相迎、壶浆箪食以为奉应,还派出家族子弟带着家丁部曲,踊跃从军和追随的乡土义士们,也在一夜之间都不知道那里去了。

剩下来的大多数操持着各种口音的外来人;他们堂而皇之的占据了那些乡土豪姓、大族的宅院和田庄,在一处处村邑当中忙碌树立起一圈圈的围墙和栅栏,或又是驱使着牛畜翻耕着四野里满是野草和鼠雀的荒废田地。

而偶然可见混杂在其中的本地乡人,也是老实服帖的根本不像是曾经民风悍勇的所在。更别说那些以防备时疫为名遍布在路口上,一丝不苟专门盘查外乡人和生面孔的哨卡;让他们在白天里根本无法公然行走出多远,就要时不时退避和隐匿于山林,乃至绕走一些崎岖小路。

遇到村邑也不敢进入,而只能挖掘走一些外间尚未收获的瓜菜作为,然后夜宿在山林和草荡之间还不能点火,简直是吃尽了各种苦头和艰辛,才得以回到了昔日熟悉的清流城外,又籍着赶早集的人流混进了城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