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哥小说>历史军事>唐残> 第1049章 鱼贯度飞梁(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9章 鱼贯度飞梁(下(2 / 5)

要知道潼关号称“天下雄险“,其地南倚秦岭,北俯大河,控扼东西交通往来;既是关中的东大门,也是河南、河东、关内三道之间的折冲枢纽,因此历代为兵家所重。

而又随着不断奔流下切的河道而迁移扩展关址,最终向外延伸和增建为一座,东西横跨数道陇垣、深沟,南北横亘于大河与潼水之间的大型城塞。

只是自本朝大唐开国以来,始终是将潼关作为关内的屏障和门户来经营的。因此,潼关的主要防御功能和趋向,始终是东重西轻的结果和产物。

因此,在东面靠近桃源塞的关城,不但以土石修建的城高墙厚,鹿砦拒马横栏遍布关外,甚至还有数道既宽且大、绵连交错的深堑为人造隔断;

故而,前朝诗圣杜甫在《潼关吏》里曾留下了“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的一时感喟。尽管如此在安史之乱当中,还是因为皇帝强令哥舒翰主动出战,而迎来了惨痛的潼关大败。

因此朝廷在平定了安史之乱后,也不遗余力的再度重新修缮了潼关险要,而进一步防备和遏制来自关东之地,越发桀骜不驯的藩镇威胁。

相比之下,相距东关城里半外处于华州(今陕西华阴县)境内的西关城防,就要显得逊色的多了。不但关前地势一片平坦,只有约莫两丈高的夯土城垣,更多时候是为了防备攀越山间小路和狭道的盐枭、私贩之属。

因此,当年黄巢的大军能够入关;乃是因为关内左神策将军张承范为首驻军在连日攻战之下已经矢尽粮绝;然后又驱赶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的败兵,冲进关侧废弃汉潼关的“禁坑”谷道填出一条坦途来,才在东西包抄夹击之下令潼关告落的。

而更早年反攻关中的一代名将郭子仪,收复潼关的过程则要更加简略的多。他只是分兵由西向东一鼓而下西关城,再蓄势攻打东关城,就轻易击败和驱逐了安守忠为首的关内叛军。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王重盈虽然信誓旦旦的又坚守之志,但是与心中却是未尝没有多少把握的。为此,他把陕虢经略使麾下两州之地,能够罗括和动用的八千兵卒,都给集中在了这座关城中,打动民夫打造了无数器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